别说星座了,MBTI都一样鄙视。
我们简单做一个思考:
首先,在我小时候,听到的星座说法,就是单纯的十二个星座对应十二种不同的性格/特质。那么请问是否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一共只有十二种性格?一个8月23日晚上23:59分出生的“狮子座”的孩子,是否他妈妈再憋1分钟,让他变成“处女座”,他的性格、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无法证伪,所以你当然可以说就是会完全不同,但请明白,“不可证伪”本身就说明了“星座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就像“宇宙是由一坨隐身的、无法用任何手段探测到的意大利面创造的”,同样不是一个科学理论/公理,如果你坚称星座是科学的,那意大利面创造宇宙就也是科学的,生肖也是科学,摸骨(颅像学)也是科学。
进一步,后来在大概2015年前后,我看网络上又开始有“上升星座”、“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了,我不知道这是“古已有之”,还是玩星座的确实也觉得“就十二个星座说服力太低了”,引入一些新东西,就可以是十二的二次方、三次方、四次方,那就可以轻松解决“我和我同事明明都是白羊座,为什么我们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问题了。
OK,没关系,星座离不开的是一个“时间”。所以请问,是否和希特勒在同一个医院同一天,差不多时间出生的孩子,全部都是恶魔?我知道所谓上升星座在同一天里也会有变化,我就问希特勒出生前后脚的孩子吧?你如果告诉我巧了查无此人,他就是天造地设的恶魔。OK,那现在随便去哪个大医院的妇产科,找前后脚出生,能明确各种星座都一样,但不是同一个家庭的俩孩子,他们的性格一定完全一样吗?我在度娘的词条里还看到这样一句话“理论上,不同的上升星座会为你塑造出不同的外型”[1],哈,这俩孩子要是真长一样,产房外的某个父亲脑门上就要冒绿光了吧?
如果这俩孩子分属的家庭还正好一个很穷且父母家教严厉专制,一个很富有且父母家教放松开明,请问这俩孩子的性格、人生轨迹也会因为星座一模一样而一模一样吗?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在此时反驳一句“那他们基因不一样,家庭环境也不一样,性格、人生轨迹有差异那也很正常啊!”是啊,很正常,那请问星座到底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呢?这里星座论者只能退而求其次说“可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无法列举出具体是什么作用,作用的效力有多大。而且因为有些话语太容易被反驳了,比如上述的“理论上,不同的上升星座会为你塑造出不同的外型”。所以写词条的人都退而求其次补了一句“但是经过十大行星在我们的诞生图中相互交会的游戏之后,所产生的压力角度与合谐角度,又开玩笑似的将我们原先的基本型任意扭曲变形了。如果你发现你并不如下文所描述的外型与容貌,那么显然老天特别为你颁发了一面“哈哈镜”呢!”[1]
那不就等于没说?那和我现在5W卖你一个包中500W的彩票号码,但最后跟你说一句“由于每天的天气和开奖现场空气流动的不同,使开奖机开出的号码基本型有时会发生任意扭曲变形了。如果你发现最终的开奖号码和我给你的不一样,那么显然老天特别跟你开了一个“小玩笑”呢!”不就一模一样?
以上的思考解释了一种效应——巴纳姆效应
直接附上度娘百科上的解释:
巴纳姆效应(英语:Barumeffect,是PaulMeehl为表对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的敬意而命名,又称巴南效应、弗拉效应(英语:Forer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巴纳姆效应能够对不少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2]
实际上,可悲的是当玩星座的人把“星座”和“心理学”摆在“一起”时,心理学已经输了,吃了一个惊天大亏。因为当它们被摆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开始讨论的就是“心理和星座是对立的,还是可以站在同一边”、“心理学和星座是否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信仰’”、“心理学是否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瞧不起星座”……
这是另一种效应——框架效应
继续直接贴度娘百科的解释:
框架效应(Framigeffect)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概念由Tversky和Kahema于1981年首次提出。[3]
我补充一句,虽然度娘百科是可以随便编辑的,但是关于专业内容现在是有专家审核的,比如上述两个效应右边都能看到“科普中国”的认证,而“占星术”、“上升星座”这些,都是没有的,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事实上直白地说,“星座”根本就不应该和“心理学”放在一起去讨论。“天文学”是可以和“心理学”放在一起讨论的,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你“星座”(单论算命这些)是“天文学”分支下的子学科吗?你不是啊!
“心理学”跟“烹饪”放一起,关系都比和“星座”放一起要近,因为“烹饪学”是学科,两者的交叉学科叫“饮食心理学”。
好,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上升星座”这些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的“算命方式”,中国也有啊。最经典的就是“抬头朱洪武,低头沈万山,勾一勾就是穷范丹。朱洪武贵为天子,沈万山富甲天下,穷范丹冻饿而死。”[4]一声鸡叫,也就几秒,最长的网上看看十五秒左右就打到缺氧了。这十几秒时间里前后出生的人,命运就截然不同。怎么星座这种洋玩意一来,“老祖宗的东西”又不要了?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呗(此处就不补充“外来和尚……”相关心理学知识了)
再谈谈MBTI,先看度娘百科的介绍: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TypeIdicator,MBTI)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5]
OK?美国作家,并非心理学家。
当然,不是说非心理学家就不能做心理方面的研究,MBTI的编制还是比较遵守科学精神的。也有心理学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
但是,就一个量表而言,MBTI的信效度并不是很高。
我先来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度娘百科的解释太书面化,我就用比较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
信度,指的是“使用的测量工具的可信度”,也就是说,一把正规工厂生产的直尺,和一个没有工科工作经验的人随手在纸上画出来的“直尺”,肯定是前者的信度更高。对于心理学而言,信度低的例子有:某智商测试量表,今天给小张测是120分,下个月测就是80分了,小张这一个月里心情、身体状况等各种因素都没有明显变化。那就是这个智商测试量表本身有问题。
效度,指的是“使用的测量工具的有效度”,也就是说,你拿刚才说的那把直尺,去量你女朋友的体重,你压根就没法量,有效度为0。或者高考数学只出小学一年级的题目,那就无法有效测出各位高考生的真实数学水平。对于心理学而言,效度低的例子有:用一份信度良好的中文成人智商量表去给非洲小朋友测智商,或者说拿这份量表去测人格,这都是“测不准的”。
其实细分的话,信度和效度都是有“多种”的,相信聪明的人已经从“效度”的几个不同例子里感觉出来了。
“一般而言,性能良好的能力与学习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应达到0.90以上,性格、兴趣、价值观等人格测验的信度系数应达到0.80以上。例如:
1.韦克斯勒三套智力量表(WAPPSI-R,WISC-III和WAIS-R)
言语量表:分半信度在0.86—0.97之间
操作量表:分半信度在0.85—0.94之间
全量表:分半信度在0.90—0.98之间
2.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SB-FE)
各年龄阶段全量表的信度系数(内在一致性系数)均在0.9到0.99之间。5岁年龄组的稳定系数为0.91;8岁年龄组的稳定系数为0.90。
3.塞斯顿(Thurstoe)态度两边: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
4.诺森伯格(Roseberg,1965)自尊量表:Crobach-α系数为0.77—0.88,稳定系数为0.85。”[6]
我们看一下MBTI的:
“根据第四军医大学的苗丹民和黄甫恩在1999年进行的、针对其依据美国1987年版MBTI-G量表修订后的中文版MBTI测试的2399份(2123名大学、中专学生,239名陆军初级军官)样本数据的信效度分析表明:
该版本的MBTI测试内容效度良好,四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EI:0.725;SN:0.667;TF:0.541;JP:0.572,除TF外均略低于Carskado1979年报告的数据。
研究的结果与MBTI原人格各维度的界定和Eyseck及Cattell的研究结果均有非常高的一致性,表明本研究修订的MBTI量表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修订版MBTl的97个题目因子分析结果相当满意。在4个维度上,各题目最大负荷值落在各维度的主因素上分别占93.75%,80.76%,72.72%和84.00%;次级负荷值落在各维度主因素上则分别为6.25%,11.52%,9.00%和16.00%;只有6个题目的最大和次级负荷值均未落在主因素上,仅占总题数的6.17%,主要集中在SN和TF维度上。
该结果提示,修订的中文版MBTl人格量表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修订版MBTI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注意的是,该信效度数据只对应于该版本的MBTI测试,并不代表全部MBTI测试的信效度)。”[5]
信效度,勉强,能说个“良好”,实际上像前述4个例子里信度那么良好的量表确实难能可贵。而且量表编制工作费时费力,堪称心理学研究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读硕士博士除非不想准时毕业,不然几乎没有人会去碰这东西,甚至修订一遍都很累,所以第四军医大学的苗丹民和黄甫恩两位老师还是值得敬佩的。
信效度不是很高是一回事,另一回事就在于,“打标签”式的将人分类,是如今心理学很排斥的一件事情,这无关于政治正确或是别的什么,而是它确实“不科学”。无视、甚至抹杀了人的多样性,如果你从“星座教”跳进了“MBTI教”,那无非就是原本把人分12类,现在变成了分16类,又要回到我开头提过的问题“请问是否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一共只有十六种性格?”
心理学一般只将人的性格、个人描述为一种“倾向性”,这也是为什么要用“量表”,提问杜绝“是非题”而改用“五级、七级、十级”的李克特式等级……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打标签。
心理学的很多技术方法,心理学界本身也是在对其进行革命的,比如“投射”,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罗夏墨迹测验和房树人。
投射,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的、你画出的、你说出的东西,代表了你的内心。So,“它不具备必要的心理计量学特征”[7],这跟周公解梦有点像,有两三个人梦到吃猪肉之后恰巧都生病了,于是周公写下“食猪肉主疾病至”[8]。这是经验主义,如果你看过《三体》,里面的“射手和农场主假说”,实际上是在说经验主义的。
投射类的测量方式当然也一直有在进行各种实证研究,丰富其可信度。只不过对于信效度不太高的量表、测量方式,以及个案研究等,一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只能作为参考、旁证等,一般作为一项研究,可信度是不够的(有些特殊个案研究是可以的,比如研究刘翔,那以前几乎找不到和他同水平的亚洲人,只能做个案研究),某些本科生论文也许会放行,但正经硕博士甚至更高层次的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好,最后的最后我要说。
我并不反对任何人去信星座、MBTI,或者类似的任何什么(邪教当然排除在外),真心的。而且我也不会因为你信而对你有任何不一样的看法。我只是一定要告诫各位,不要迷信,不要将其视作你的生活、甚至人生的指导。且把它仅当作一种娱乐,一种心理安慰就好了。
拿我自己举例子,尽管我对房树人的可信度抱有很大的怀疑,但学校确实教了,在第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同事都是年轻人,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于是我给全公司的人都做了房树人,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半年前一次和老同事吃饭,还在跟我说“你当时给我们做的心理测试真的好准,每一个都很准。”我心里想的却是“嗐,无非是巴纳姆罢了。”
我有几个前同事,她们对待星座的态度我觉得很好:“XX、XXX、XXXX都公布了我这周的运势,XX和XXX都说我会倒霉,XXXX说我这周会好运,所以我信XXXX。每周他们谁说我好话我就信谁。”
参考
- ^ab词条:上升星座,百度百科
- ^词条:巴纳姆效应,百度百科
- ^词条:框架效应,百度百科
- ^《异秉》,汪曾祺
- ^ab词条: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百度百科
- ^《心理测量》金瑜
- ^词条:墨迹测验,百度百科
- ^《周公解梦》,周公旦